战新产业是以重大前沿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立足资源禀赋,着眼现实需求和未来走向,必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发展战新产业为主线,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青海公司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破浪前行,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中当好先锋、树好标杆,奋力谱写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一、找准主攻方向,激发战新产业新动力
根据国资委《中央企业战略性,坚定不移新兴产业布局发展操作方案》,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以“共同推进”方式承担的央企“焕新”行动涵盖新能源和工业软件两大领域。新能源作为集团公司战新产业的重中之重,需要青海公司更加主动作为,规模化发展新能源,创新研究推动以新能源为基础的储能、氢能等系列工作,这是青海公司战新产业发展的重点,是我们的方向。
要找准我们发展战新产业与青海省能源发展的契合点。青海的资源禀赋毋庸置疑,规模化发展新能源是青海公司当前和“十五五”坚定不移的目标,也是实现“5315”目标的主要措施。在抓住规模化发展新能源的同时,如何开拓以新能源为基础的储能、氢能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是我们战新产业需要突破的方向。进入“十五五”,青海省新能源发展仍然面临消纳、外送、调峰等问题,我们战新产业发展的突破要结合青海省能源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一是要抓住青海省发展绿色算力机遇,积极开拓引进算力企业,解决消纳难题,打造绿色算力结合的“源网荷储项目”。二是要高度重视储能项目的研究布局,未来一段时间,储能是解决新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我们还要积极争取抽蓄、光热等项目。三是要关注青海省产业发展,现阶段青海省缺乏下游应用市场,但要关注青海省未来在工业、农业等方面的规划,在确定下游需求的情况下,适时开展新能源与制氢、制氨等结合的发展。
二、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战新产业发展
(一)高质量完成上级公司下达的战新产业发展任务。在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印发的《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方案(2023-2025-2030)》中,明确了青海公司的发展目标。结合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十四五”目标基本能够实现,但要实现“十五五”目标,十分艰巨。必须要认真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切实做好项目储备和谋划,加强与省能源局、各市州能源主管部门的沟通对接,把规划做实、把项目做实,着力推动大基地、光伏与生态治理等项目布局,全力争取规模化集约化建设新能源。
(二)高起点拓展储能、综合能源智慧、虚拟电厂、氢能等协同性战新产业。要继续积极争取抽水蓄能项目资源,为后续基地建设打好基础。在政策明晰、经济可行的前提下,积极布局建设新型储能。在落实下游市场的情况下,推动新能源制氢、制氨融合发展。拓展园区级/大用户“源网荷储”、虚拟电厂等项目。在保障配套资源的情况下,继续做优做强清洁能源供暖改造项目,打造我们的优势产业。
(三)高水平开展能源领域科技创新示范,提升战新产业发展的含金量。我们需要战新产业实现“量”的快速增长,更需要在发展中实现“质”的有效提升,这其中科技创新是根本。青海公司要加大在先进技术应用上加大投入力度,在项目规划初始,就锚定行业领先,加强与上下游产业沟通对接,力求整合最先进技术,成为能源领域核心技术的创新组织者、市场应用者。
三、服务国家战略,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抓好新能源基地建设。做好与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集团捆绑合作,共同推动甘森区域“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外送基地,争取纳入“十五五”规划。做实光伏与生态治理研究文章,让方案有吸引力、说服力,切实把新能源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作为后续资源获取的重要途径。
(二)抓好特色战新产业发展。要营造开放合作的良好产业生态,加快推动与外部单位的合作,推动实现项目落地,打通“订单换资源”这条路。要持续讲好清洁能源供暖故事,继续争取配套新能源指标,高质量做好兴海、大柴旦、都兰供暖项目运营,树立企业特色形象。
(三)做实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全力争取新投产项目成为国务院国资委新能源场站6G通讯先导技术示范项目,确保在青存量、新建新能源项目全部建成“关门场站”,成为行业智慧化程度领先的新能源企业。要积极参与青海省新能源电站并网可靠性、新能源制氢等课题研究和项目落地,助力青海省高水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