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赓续调查研究的“传家宝”
来源: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作者: 日期:2023-04-17

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谢青耀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讲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七种能力”之一,更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2022年12月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也下发了相关实施方案,我们必须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和集团公司部署要求,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扑下身子走访群众、精准剖析深化研究,真正以实际行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而更好地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

一、调研要“强理论”,以政治理论指导实践

“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调研调研,既要“调”更要“研”,要想抓好调查研究,就要抓好关键方法和关键步骤。没有理论指导,就会导致调查研究的“调子”定得不准、“点子”用不对,“步子”走不稳,最终也就很难形成科学可行的调查研究成果。首先,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中央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中央、集团公司党组和青海公司党委重点内容,确保方向不偏,焦点不散。其次,要不断提升调查研究效率,在全面继承和发扬我们党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和调研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调查研究手段和方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好大数据、电子问卷等方式,提升调查研究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更好推动调查研究工作走深走实。

二、调研要“沉得下”,以脚步向下了解实情

“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调查研究只有“足践之”,才能在一次次走进基层中更加深入的了解基层;只有“目见之”,才能在真看真听中获得真感受,从而在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上,不断解锁新思路、新办法和新举措。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必须深入一线,走向群众,而非围着材料打转,从文字材料里找问题、要答案。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的,具体的情况、产生的问题也在不断变化,只有深入基层一线,才能了解事物发展的情况,职工实际的需求,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够获取详细的“第一手资料”,找准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抓手。因此,领导干部要“沉得下”,从生产现场到职工宿舍,从日常工作到日常生活,在职工生产生活的地方了解实际情况,让调查研究真正成为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有效载体。

三、调研要“心贴心”,以真诚以待赢得民心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调查研究想要调的清楚、研的透彻、究的深入,就必须做到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主动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安全生产领域,广大干部职工长期工作、生活在一线,更需要我们主动出击,多到偏远、问题矛盾突出的场站,通过一对一、面对面谈话、拉家常等方式,去了解职工群众对企业发展的意见,多听听干部职工的“知心话”“真心话”,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急难愁盼”问题,将党组织和企业的温暖送到他们心坎里。

四、调研要“问实效”,以担当作为解决问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并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调研过后不能事后一场空,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真正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明确解决措施、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以立查立改、按期整改和持续整改为节点下大力气切实解决一批因制度不健全影响工作规范性、统一性开展等的问题。同时,也要持续强化跟踪问效机制,定期对调研对象进行回访,让群众真正感受到自己提出的问题得到重视、逐步解决,提出的建议落实落地、变为现实,以实实在在的调研成果回应广大职工群众的期待。

大唐环境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3-04 15: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