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特辑 | 青蓝相接,筑梦高原!
来源: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作者:郭钦忠、胡延寿、马睿涛、蒋明有、任子杰、看着央吉 日期:2025-09-11

这个教师节

不谈大道理,只聊小故事~

是老师傅一句戳心窝的叮嘱

还是徒弟超预期的进步?

是共同熬过的夜

还是逐渐解开的疑惑?

一起来看

师徒之间的“硬核”浪漫与“双向奔赴”

师傅教会了我……

初次踏入厂房,面对错综复杂的设备,我难免眼花缭乱。胡延寿师傅从最基础的电气系统图与原理讲起,带着我一层层爬楼梯、认设备:“这是水轮机导叶控制柜,巡视要注意油压指针范围”“那座高压开关柜的异常声响可能是绝缘故障前兆”。他坚持“现场即课堂”,每次巡视都结合实物剖析图纸,让抽象的电气一次系统图逐渐在我脑中立体起来。师傅常说:“运维工作无小事,一个螺丝松动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这份对细节的执着,让我深刻体会到电力人“度电必争、寸土必守”的责任感。

如今,我已能独立完成部分监盘任务,但师傅的教诲仍时刻回响耳边。我要更加努力,加倍成长,紧跟师父步伐,及时整理学习,在黄河奔腾的水电站一线上,用行动诠释“传帮带”的深厚师生情。

我和师傅追光的日子

刚跟着师傅跑光伏电站时,我总觉得巡检是“体力活”——背着工具包在板区走几圈,记录下数据就行。直到第一次遇到突发情况,才明白师傅常说的“细心比经验更重要”。

那是个暴雨后的清晨,一块光伏板发电量骤降,我对照参数查了半天,没发现异常,急得直挠头。师傅没急着动手,先蹲下来看了看板底,又用万用表测了测接地线,指着一处细微的锈迹说:“雨水渗进接线端子了,这里接触不良,发电量自然上不去。”他一边拆端子、除锈、重新接线,一边教我:“咱们不能‘靠运气’巡检,雨天要重点查防水,高温天得盯紧逆变器温度,每个细节都藏着电站的‘健康密码’。”后来我慢慢摸清了门道,从认不全组件型号,到能独立排查常见故障。

现在每次巡检路过那块修过的光伏板,都能想起师傅带我的日子,是他把“追光”的本事教给我,也让我懂得,守护清洁能源,既要懂技术,更要沉下心。

阳光下的传承

清晨的德令哈光伏电站,阳光刚铺满光伏组件,我的师傅解安福就已经带着我开始了一天的巡检。“你看这块光伏板的接线盒,温度超过45℃就得警惕,这是线路接触不良的信号。”师傅手持红外测温仪,手把手教我识别异常数据,这是师徒相处的日常场景。

记得我第一次上手处理逆变器故障时,盯着控制面板上的故障脑海中的理论突然消失了一样,我手足无措。而师傅没有直接告知答案,而是让我再次拿起逆变器使用说明书,再次对照说明书进行故障处理。“运维不是照本宣科,得学会‘诊断’设备的‘脾气’。”师傅的话,让我明白实操中的思考比结论更重要。

在此教师节来临之际,我要对我的师傅解安福衷心地说一句,谢谢。

与“光”同行的日子

大太阳下,整片光伏矩阵在阳光下泛起蓝色波纹。师傅说:“每一块光伏板都有生命,咱们是医生。”

他教我听设备的声音,逆变器的蜂鸣要有节奏,变压器不能有杂音;教我观察,光伏板热斑像病毒,支架构件锈迹更会让组件“缓慢死亡”;教我如何通过红外测温仪发现热斑,如何听逆变器的“呼吸声”……

当我第一次独立完成临时缺陷时,忽然明白了师傅偶尔的沉默——那不是寡言,而是对每度电的敬畏。

“光伏电站有生命,会呼吸会生病。咱们当运维的,得做称职的守护者。”技术会迭代,但匠心不变,师傅的话时刻提醒着我。我接过的不仅是万用表,更是一份让绿色能源持续发光的使命。

师傅带我巡检小记

初入竞价光伏场站,面对无垠的光伏板海洋,我既感震撼又心生忐忑。教师节前夕,师傅带着我进行第一次厂区巡检。

秋风中,师傅脚步稳健,一边走一边细致讲解:“听声音辨设备状态,看颜色识线路异常,这里每一块光伏板、每一个逆变器都是‘活’的。”他俯身指着一处接线盒,“你看,这里若有轻微焦糊味,可能就是接触不良的先兆。”他随手用红外测温仪检测边框温度,动作干脆利落。我跟在后面,努力记下每一个要点。

巡检结束时,夕阳将光伏板染成金色。师傅拍拍我的肩:“干这行,心要细、眼要亮,更得有一份责任。咱们守护的不仅是设备,更是绿色能源的每一度电。” 那一刻,我忽然懂得,在这片看似寂静的高原上,每一寸阳光都被用心倾听,每一份经验都毫无保留传承。

上一篇:
下一篇:
大唐环境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9-11 08: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