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信念,让他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用实际行动立足于本职岗位,努力提升业务技能;一个目标,让他始终深耕一线、战斗一线,投身热爱的清洁能源事业,奉献着青春和热血……从光伏生产到光伏基建再到风电运维,95后的吉青云,用满腔热忱在追光逐风的道路上穿梭奔忙,演奏着大唐青海青年的奋斗乐章。
以拼搏的精神历练自我
拼搏,是不问结果,是勇毅向前。
“来到大唐青海,我在格尔木光伏电站开始了‘追光’工作。”吉青云回顾着那段经历时说,“后来,来到竞价光伏项目和冷湖光伏项目,我从生产领域到了基建现场,更深一层地走进‘追光’这项工作……一开始,工作岗位的变化也带来了重重困难,但我认为,面对未知领域的困难要有两个制胜法宝,一个是迅速转变心态,另一个是要有‘钉钉子’精神!”
初来乍到,面对一张张陌生的图纸和一个个专业名称,他有过犹豫不决,也曾屡遭碰壁,但是手握“制胜法宝”,他快速从懵懵懂懂转变为投袂而起——看不懂设计图纸就去问,不明白工程名词就去学,挑灯夜战是家常便饭,端着碗“啃书本”也是乐此不疲。“总能见他捧着专业书籍孜孜不倦地看书学习,也经常看到他遇到疑问就会寻求老师傅的指导帮助,直到解决设备问题、搞懂弄通为止。”同事们都这样评价他。
从项目生产准备到投入运行,他每天奔波在现场,成了大家眼里的“黑小伙”,通过每天的努力付出,也成为了大家口中的“小能手”。在发现冷湖光伏逆变器通风滤网设计不合理,存在通风不良及后期清扫不便的问题后,他及时联系厂家优化,彻底解决相关问题;针对设备各类故障,他深入分析查找原因、解决故障,并在故障处理完毕后根据经验编写13项作业指导书。
以担当的姿态证明自我
“2021年的冬天,临近冷湖光伏项目并网的那几天,项目现场的所有人都在控制室严阵以待……并网当天,当发现设备出现问题,大家迅速行动,没有一个人有抱怨,没有一个人懈怠,全然忘了零下二十多度的寒冷天气。当全部设备都正常带电后,大家才松了一口气,回过神儿来发现已经是凌晨5点了,就这样通宵干了一晚上!”吉青云怀着激动的心情讲述着冷湖光伏项目建设的故事。
“当时,大家身上无不闪耀着‘自强、担当、实干、超越’的大唐‘高原红’奋斗精神。是克服环境困难,不畏艰险,面对问题迎难而上的‘自强’,是对岗位充满责任心,认真仔细干好每一件工作任务的‘担当’,是有计划、有行动、有闭环,脚踏实地地完成每项工作的‘实干’,是在每一项任务中当先锋、做表率的‘超越’!”
参与了两次光伏项目建设的吉青云,每一次都被大唐青海人身上的大唐“高原红”奋斗精神深深打动着、感染着,也让他下定决心把这种精神贯彻到每一次学习中、每一项工作里。从系统图到原理图,从一次设备到涉网二次设备,从简单接线到复杂设备检修……每一次披荆斩棘的磨练,让他得以历练,快速成长;每一次弥足珍贵的经历,也都是他踏实实干、担当作为的一次次证明。
“他对待工作事必躬亲、以身作则,不管发生任何故障,只要他在岗,就必然会亲自上手去研究,一定要搞清楚问题根源,制定解决方法,总结经验教训。”在冷湖光伏电站工作期间,吉青云带领大家高质量解决了逆变器一体机欠压脱扣器故障、断路器机构卡涩等一系列问题,狠抓设备缺陷管理,为设备稳发增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突破的信念超越自我
“我觉得他很好地印证了‘自强’,他从未有过一句抱怨,有着强大的心理素质,也总是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务目标。”“作为班组里的老师傅,他的表现也凸显了‘实干’,不论在运行、检修还是基建的不同工作角色中,都以‘百舸争流、舍我其谁’的气概,在主动求变、以变应变中实现了成长,取得了出优异成绩。”贺生春、雷宗毅这样评价着在全省光伏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获奖的他。
赛前,吉青云勤学苦练、积极备战,将每天的不足之处记下来,反复地思考、研究,想方设法提高训练成绩,全力抓实基础训练,夯实胜战之基。赛场上,面对比赛时间紧迫等情况,他沉着冷静、细致分析、严谨判断,积极克服困难,最终荣获了个人二等奖。
“我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超越’,要不甘平凡、耻于落后、敢于自我超越,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吉青云没有慷慨激昂的誓言,只是认为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苦练本领,掌握更多专业知识,用对企业的忠诚热爱、对工作的热忱执着,努力发光发热。
“立足岗位学技术,刻苦钻研做贡献。”这是吉青云对自己的承诺,更是对未来每一次挑战的自我鼓励。他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使命担当、更好的奋进姿态,在大唐青海全面高质量发展中重整行装再出发,敢为争先、实干争效,为建设“集团公司清洁能源样板典型”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