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青珍乡典哲村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纯牧业区,平均海拔4200米,自然环境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牧民群众主要经济来源为畜牧业养殖和藏药材采挖。
7月份,按照青海省委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工作队工作安排,大唐青海公司成为结对帮扶典哲村定点单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公司选派驻村工作队扎根典哲村,深入开展入户走访摸排工作,掌握典哲村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乡村人才振兴先行,聚焦抓实教育培训工作为出发点的基本工作方针,着力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大唐力量。
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典哲村两委班子是今年上半年新上任的,整体工作能力有限……你们从中央企业选派过来,有着丰富的党建管理经验,需要你们在建强村党组织方面多下点功夫。”在第一次驻村工作队见面会上,青珍乡党委书记多杰这样说道。
党支部是党的基层战斗堡垒,堡垒强了,战斗力才能强。面对典哲村两委班子的实际情况,公司驻村工作队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建强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经验优势,严格落实“第一议题”要求,深入指导村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突出“一帮一”培养帮带,从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记录的规范等方面着手,手把手讲解,一对一辅导,提升两委班子政治理论素质和党建工作水平,强化村党支部推动发展能力、带领致富能力、化解矛盾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支部党员思想认识、强化党性修养,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在党建结对共建“手拉手”活动上,讲授了《井冈山精神与井冈山斗争》党课,以井冈山精神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引导骨干牧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执行力,敢担当、能战斗、打胜仗的战斗堡垒作用逐步显现。
全面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国家要求适龄儿童必须100%入学,本地牧民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对适龄儿童接受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这与国家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在与上一届驻村工作队工作交接时,原驻村工作队如是说道。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公司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推动乡村教育振兴这一主线,在入户走访摸排过程中,重点了解了牧民家庭适龄儿童入学难的原因、问题和实际困难,进一步宣传国家教育相关法律和特殊政策,将教育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思想一对一传递给牧民群众,提升牧民群众的思想认识。
在召集村两委班子召开的牧民群众大会上,公司驻村工作队进一步引导牧民群众树牢“想让口袋鼓、先让脑袋富”观念,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是青少年获取知识、增强心智、健康成长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途径,并发放了秋季入学人员名单,鼓励他们克服自身困难,明确自身责任和义务,确保学龄人口秋季100%入学,在就学方面实现全覆盖。
着力打造新型牧民队伍
“今年的收入怎么样?”
“大家除了畜牧养殖外,还会哪些技能?”
“大家现在最想学哪些本事?”
入户走访摸排中,公司驻村工作队将这些问题第一个抛出。要带领广大牧民群众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了解牧民和村里的现实情况,找准病情好开方子,更要着重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牧民为宗旨,为牧民配好增收“金钥匙”。
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典哲村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长期的牧区生活,牧民群众只会放牧、简单奶制品加工、采挖藏药材,收入来源单一,缺乏适应现代生产生活的必备技能。公司驻村工作队结合实际与地方政府共同搭建培训教育平台,以党校专业培训和赴外实践培训为主要方式,组织20余人参加“乡村振兴、巾帼助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藏绣培训班,大力促进农牧民就业创业,并借助自身优势资源,研究制定培训计划,选拔青年骨干牧民开展技能培训,9名骨干牧民学习了紧急救护、焊接、养殖、叉车等技能,提升了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这次培训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学习技能技术的重要意义,回去之后一定会振奋精神,将学习内容运用到实际中,为我的家乡多做贡献!”哈西扎科是典哲村的青年,在这次培训中,他乐学善学、勤于反思,认真学习了焊接、紧急救护技能,扎实提升个人素质能力,成为了此次培训的优秀学员。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公司将坚持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集团公司党组、青海省委关于乡村振兴相关工作部署安排,全面发挥好驻村工作队作用,立足典哲村村情实际,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五个落脚点”真抓实干,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当地牧民群众紧跟其后,以切实举措确保乡村振兴工作有序推进,助推当地增收致富、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