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微信】标杆!中国大唐唯一!
来源: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作者:李昶昊、马茜 日期:2025-09-16

当清晨的阳光洒向广袤戈壁,青海共和光伏电站的万千组件被瞬间唤醒,汇聚成一片流动的金色海洋。在这片光与能的交响中,一项沉甸甸的荣誉为电站镀上新的荣光——在首届全国光伏场站“十四五”劳动竞赛中,该电站不仅以卓越表现荣膺“标杆场站”称号,更成为中国大唐唯一获此国家级殊荣的光伏场站。

这份荣誉,源自其硬核管理实力——以体系建设织密“防护网”,让安全管理更精细、更扎实;用智慧运维安装“大脑”,让传统电站焕发新生机、实现高效率;推进“光伏牧场”融合发展,让新能源与农牧发展和谐共促、循环共生。

以“规”塑形,铸就零故障管理标杆

标杆场站的荣誉,离不开坚实的安全根基。

“我们以安全为基础,聚焦质量、技术、市场、数智和管理,构建出清晰明确、层层落实的安全责任体系,以及高效的生产管理模式,确保每个环节都负责到人、有章可循。”该电站负责人姜鹏介绍道。

建设初期,该电站以生产思维介入全过程,真正掌握前期设计、设备选型、质量验收等环节的“话语权”,全面奠定高质量基础。同时,该电站坚持“遵章守纪、实干严管”的安全工作总基调,一方面推行常态化安全检查、问题闭环管理,紧盯重点领域防控,深入推进治本攻坚行动;另一方面,持续规范技术标准,强化技术监督,提升职工技能,增强技术竞争力,推行“设备到人”的区域运维和“专业检修”模式,大幅提升管理效能,实现安全管理“三大转变”——从完成任务到真实管用,从闭门写方案到现场抓实工作,从“零敲碎打”到系统有序。

目前,该电站安全生产持续平稳,已基本实现“零缺陷”,并牵头积极参与编制集团公司光伏检修规程范本,培养出多名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的优秀光伏技能人才,为后续运营管理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理论、经验与人才支撑。

以“智”赋能,打造高原星级光伏品牌

在技术创新的竞技场上,共和光伏电站始终走在前列,构建起一套面向发展、效益和职工的创新机制。

“以前巡检工作全靠人工,我们手持测温仪、揣着记录本,全程人走眼看、纸笔记抄。每天人均步数超过3万步,不仅劳动强度大,数据记录的准确性也难免受到影响。”该电站运维员冯浩利感慨道,“现在,无人机成为我们的‘空中管家’——一键自动起飞、自主规划巡航、精准降落回收,短短20分钟就能生成一份清晰的巡检报告,直接指导我们精准开展检修。工作量大大减轻,工作效率成倍提升!”

如今,该电站成功应用“IV+CV”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智能巡检、I-V诊断、数据分析及监控一体化运行,每万千瓦用工仅0.57人,真正做到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少人”,建成了国内首批、中国大唐首个一星级智慧光伏场站。

技术创新的成功实践,极大地激发了全员活力,催生了“事事可创新、时时能创新、人人敢创新”的浓厚氛围。该电站从技术、方法、制度、模式、管理、思想等方面全面创新,累计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专利5项。

以“绿”融合,开创三生共赢局面

当下,日光正盛,共和光伏电站也正被赋予新的生机——板上鳞次栉比、高效运转,板下牧草青青、羊群徜徉,昔日的“光电矩阵”正成为助推地方发展的“绿色基地”。

该电站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着力建设“光伏牧场”,对当地退化、半退化草场和沙化区域进行牧草建植、施肥等实质性修复,让植被覆盖率超过80%,可自然减少区域蒸发量30%以上,为沙化区域治理提供了“大唐方案”。同时,该电站将牧场无偿提供给村民、集体合作社草场超1万亩,节省牧民饲料支出超30万元,与当地牧民合作形成“光伏羊”产业链,开创实现了“生产、生态、民生”三生共赢的崭新局面。

站在新起点,大唐青海海南事业部共和光伏电站将依托现有县级百万千瓦光伏基地优势,以创新擘画新蓝图,以实干驱动效能飞跃,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0PzLOMcieswIfvU4FZYYg

上一篇:
下一篇:
大唐环境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9-16 0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