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从劳动人民中间走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尊重劳动、关心劳动者,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赞美、肯定每一位劳动者的艰辛付出,号召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喜迎建国75周年,热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广泛宣传我省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先进个人、集体、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中有突出贡献的一线职工,展示广大基层劳动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锐意进取、创新实干的精神风貌、弘扬劳动之美,青海省总工会与青海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共同策划拍摄了《“中国梦·劳动美—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系列特别节目,节目中我们将用镜头用笔触记录下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奋斗的身影、感谢他们在奋进的新征程上挥洒的青春与汗水、致敬他们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勇敢向前的追梦脚步。
09:18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光伏电站作为绿色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这背后,光伏运维场站的电力人们默默坚守,用他们的专业与执着,确保电站的正常运行,为千家万户输送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今天我们走进位于海南州共和县的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海南新能源事业部共和光伏运维中心,通过镜头感受那里的运维员们为电力事业的发展所付出的努力,同时也近距离观摩电力人们利用高科技实现的光伏场站智慧运维体系。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上,眺望远方,在寂静的戈壁滩上有一道别样的风景,数不清的光伏板向阳而列,在阳光的照耀下泛出粼粼波光,闪耀出一片蓝色的“光伏海”,无声地汲取着太阳光,源源不断释放出绿色能源。
这里是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海南州共和30万千瓦竞价光伏电站,也是大唐青海公司系统内装机容量最大的区域运维中心——共和光伏运维中心的一个场站。这里的运维员是由一群平均年龄二十六岁的年轻人组成,他们默默守护着这里的每一块光伏板,确保它们能够稳定、高效地转化阳光为电力。
他叫姜鹏,是海南州共和光伏运维中心的负责人,35岁的他目前是运维中心年龄最大的职工。
姜鹏 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海南新能源事业部共和光伏运维中心负责人:我是2012年参加工作的,现在已经工作了十二年,一直在光伏一线。我们日常工作有设备的定期巡检, 定期进行光伏支架的角度调节,还有组件清洗,包括事故抢修。
姜鹏负责运维的运维中心总装机容量为980兆瓦,现场由1848040块光伏组件、2017台逆变器和327台箱变组成。日常巡检这些设备是运维员们最重要的工作。
姜鹏 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海南新能源事业部共和光伏运维中心负责人:以前我们巡检,如果按照一个月两次的巡检次数,我们每天都会安排六到八个人,在现场拿着测温仪器,包括记录本,就是人走眼看,看这些组件是不是有问题。从微信步数上来说,一天的巡检人均步数是三万步左右。
三万步意味着他们每天需要步行十几公里。姜鹏说这种传统的巡检方式较为单一且工作量大,而且人工巡检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姜鹏 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海南新能源事业部共和光伏运维中心负责人:如果说是二十万块光伏组件进行巡检的话,就可能需要为期两周到一个月的周期,而且人工巡检存在缺陷,有些问题是肉眼发现不了的。
这个庞大的工作量,一直是整个光伏行业所面对的难题,如何去突破?如何才能更加高效地完成巡检工作一直是姜鹏和他身后的光伏团队所思考的问题。
姜鹏 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海南新能源事业部共和光伏运维中心负责人:当时就想着能不能通过一些新技术,新的设备实现给大家减负,让大家更加专业,更加系统地工作。因为巡检工作比较单调单一,技术含量也不高,但是又是必须开展的,当时经过共同的商讨,选择国内最先进的无人机巡检技术。
2023年底,一套新的智慧运维体系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巡检模式。这架腾空而起的无人机搭载了5G智能模组,能够按照设定好的路线在场站内进行自动巡检工作。
姜鹏 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海南新能源事业部共和光伏运维中心负责人:智能无人机系统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系统,它可以实现自动充电,自动开机,自动起飞,自动巡航,自动回收。回收完以后,完成数据上传。巡检完二十分钟之内就能把本次巡检的巡检报告出具出来,指导我们检修人员去现场,有针对性的开展检修作业。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项无人机的巡检“指令”,是从170多公里之外,大唐青海公司所在的西宁集控中心直接下达,而且无人机拍摄的实时画面也会同步传输到集控中心的大屏幕上,智能巡检发现异常后,集控中心在第一时间下达了检修任务。
姜鹏 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海南新能源事业部共和光伏运维中心负责人: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画面,就是我们的智能无人机巡检画面。这边是红外画面,这边是高清画面,它通过红外和高清画面的结合可以快速的定位光伏组件发生的问题,比如说高清画面能对光伏组件的外观破损情况进行检查。红外画面又可以对热斑遮挡,还有组串掉串,这些肉眼看不见的问题,进行全面检查。
“塔拉”系蒙古语,意为平原或滩地草原,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年降水量减少等自然因素,塔拉滩成为了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风沙也成为了制约光伏电站发电的重要因素。
姜鹏 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海南新能源事业部共和光伏运维中心负责人:灰尘对光伏组件的影响是特别大的,如果积灰大一点,发电量是有明显的下降状态,我们在想如何通过一种自动化的设备实现光伏组件的自动清扫?最终我们研发出来了智能清扫机器人。
08:46
姜鹏 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海南新能源事业部共和光伏运维中心负责人:我们身后看到的这个设备,就是我们的自动清扫机器人,我们平常叫它“坦克”,它可以实现光伏组件灰尘的自动清扫,它是基于灰尘预警系统和自动清扫功能于一体的清扫功能,也是青海省首家应用清扫机器人的场站,通过系统后台监测到光伏组件,发现积灰现象需要清理的时候,会直接给它下达清扫任务,清扫机器人在接收到清扫任务的时候,它会定点对脏污区域积灰区域进行定点清除。此外它还可以按照清扫路线实行全方位的清扫,原来我们清扫可能需要人工进行参与,这台设备的运用,全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
随着网络、智能、数字化的迅速发展,光伏产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已成为行业趋势。大唐集团公司的竞价光伏电站,作为智慧电站建设的试点,已构建出了一个三维数字化平台,八个智能化系统服务和N个智能应用的“1+8+N”智慧光伏电站体系,这种统一运维的方式帮助电站实现了提质增效。
姜鹏 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海南新能源事业部共和光伏运维中心负责人:我们现在三个站的综自后台都集中在这几台电脑上。原本我们每个系统上都会安排人进行值班记录数据,通过我们的集控运行之后,现在已经实行了无人值守。目前通过智慧光伏建设,我们从原来的运维人员七八十个人降低到十七个人,目前我们只需要十七个人,就能运维九十八万的光伏厂站,而且机械运维的质量是远高于人的。
人员配比的减少,意味着每一位运维人员都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传帮带”模式,让资深员工担任师傅,带领新入职的徒弟学习光伏运维技能是电站的一项传统。
张国茂是姜鹏的徒弟,四年前大学毕业后他就来到了塔拉滩。其实对于新入职的运维员而言,比学习专业技能更要紧的是开始适应戈壁滩上的工作和生活。
张国茂 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海南新能源事业部共和光伏运维中心高级运维员:首先最难的就是克服自己心理的障碍,当时来说环境确实比较艰苦,因为刚从校园出来,而且我当时来的时候,这边环境没有现在这么好,当时就是沙漠化比较严重,整天沙尘风沙比较大,条件确实艰苦。
还有更多的感受张国茂没有提及,比如塔拉滩上的高海拔,和远离人烟的那份寂静,都需要自己一一去克服。最初的两年,张国茂每天都跟着姜鹏穿梭在光伏场站,学习如何进行日常巡检、故障诊断和维修工作。
张国茂 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海南新能源事业部共和光伏运维中心高级运维员:我师傅是属于老员工了,在缺陷处理方面都是他带头在干,我跟在后面,通过学习,他给我讲解,慢慢的,通过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慢慢和师傅参与工作。
姜鹏会和张国茂分享自己在光伏行业多年的经验和心得,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方式,让张国茂很快掌握了光伏运维的操作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去年举办的青海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张国茂荣获了个人二等奖。
张国茂 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海南新能源事业部共和光伏运维中心高级运维员:这相当于也是对我过去三年的工作努力的肯定,而且我通过自己的这次竞赛,也得到了职位的提升,所以这次得到比较好的成绩,对我的收获挺大的。
如果说比赛获得的荣誉对张国茂意味着一种肯定的话,那么四年的运维工作中也曾有那么一些高光时刻,让他感受到了这份职业的意义所在。
在去年举办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海南州共和县共和运维中心作为杭州亚运会绿色电力供应参与方之一,为亚运场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
共和光伏运维中心自成立以来还先后荣获得了全国一星级“青年文明号”,和青海“青年文明号”等荣誉。在推进光伏产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共和光伏运维中心不仅走在光伏智能化发展的前列,它也始终将保护生态和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使命。
塔拉滩的地貌以戈壁沙丘为主,海拔近3000米,阳光强烈,不适合植物生长,原本荒漠化率高达98.5%,而随着新能源基地的建设。短短几年间,一块块覆盖在荒漠化土地上的光伏板为当地生态带来了重大的改变。共和光伏运维中心所属场站生产厂区面积超过1万亩,经过光伏板覆盖,原本荒芜的塔拉滩生态大为改善。
姜鹏 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海南新能源事业部共和光伏运维中心负责人:在我来之前,这里整个是一个荒滩,草非常少。光伏电站建成三年以后,通过光伏组件的建设降低了土壤蒸发量,而且降低了厂区的风速,厂区的生态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恢复,像我们光伏厂区的草比户外的草要长得更好。
为了解决场站牧草茂盛后对光伏板的遮挡、消除火灾隐患,共和光伏运维中心还和当地政府和牧民签订了《光伏厂区畜牧放养协议》,无偿为村民集体合作社提供草地用于放牧,提高了牧民的年收入。
姜鹏 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海南新能源事业部共和光伏运维中心负责人:我们跟当地的农村合作社进行合作,每年提供12,000亩的光伏场地,为当地的牧民和农村合作社,无偿的提供场地,用于放牧,可以给当地的农户增加三十多万的年收入。
索南才让 海南州共和县沙珠玉乡曲沟村 村民:光伏电厂来到这里以后,沙尘也少了,风也小了,我们放牧也方便,他们的围栏都拉好了,我们把羊放进来之后不用管了,也省点力,放牧也轻松多了,草地比以前恢复的好。以前一千亩地能放五百只羊,现在能放七八百只羊,草地恢复的也特别好,我们周边牧民的经济也提高了。
在“光伏蓝”赋能“生态绿”的发展之路上,共和光伏运维中心也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些运维员们不仅是电力供应的守护者,更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者。
姜鹏 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海南新能源事业部共和光伏运维中心负责人:当我看到工厂、家庭,因为我们的努力,他们正常运转,正常生活,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如果我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绿色能源的占比越来越高,水更绿、草更青,那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儿。
他们的工作虽然平凡,但这份坚守和付出,却为清洁能源的输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守护着电站的正常运行,更守护了万家灯火。
原文链接:“种”下太阳 与光同行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