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大唐柬埔寨电网有限公司金边—马德望230千伏输变电项目荣获民生改善类“小而美”能源国际合作最佳实践案例奖。
针对该项目,中国电力报策划了专题报道,介绍了中国大唐金边—马德望230千伏输变电项目助推中柬互联互通之路走深走实。
现分享全文如下
暮色降临,柬埔寨首都金边市民广场的路灯逐次亮起。灯光下,孩童们嬉笑追赶着被灯光拉长的影子,乐此不疲。距离他们不远处,一扇扇随夜色亮起的窗纱勾勒出万家灯火。
点亮夜幕的,是中国大唐东投柬水柬网公司(以下简称“柬网公司”)在柬埔寨投建的、全长294千米的金边—马德望230千伏输变电工程BOT能源项目(以下简称“柬网项目”),同时也是中国在柬埔寨投资建设的电压等级最高、输电长度最长、施工条件最艰苦的电网工程。
一直以来,柬埔寨的五角战略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互联互通。作为“一带一路”沿线上亮眼的“中国风景”,柬网项目以“中国速度”带快了当地经济,以“中国行动”改善了当地民生。
“光明使者”点亮万家灯火
当蜿蜒密布的河流丛林与错落渐起的输变电线路紧密相依,当烈日骄阳折射在大唐柬网人昼夜兼程流下的汗珠上,为柬埔寨百姓带去希望的“光亮”正在金边市至马德望省的“杆塔银线”间纵横穿梭。这个电力极度匮乏、每千瓦时电价曾高达0.5美元的国家,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主干电网。
眼前之景来之不易,只有亲历者才明白——建设过程中,复杂的地质环境与艰苦的建设条件,异国他乡必然带来的文化、语言壁垒,让一个“难”字贯穿始终。
“刚来时我强烈感受到,想在柬埔寨这个地方搞建设,很难。从0到1架起电网,可以说难上加难。”作为柬网项目“开拓团”最早的成员之一,时任柬网公司物资主管付雪利向记者讲起那个不愿追忆又时常想起的“拓荒年代”。
21世纪初,该国的电力大多依赖从越南、泰国进口。由于电网建设滞后,电力供应仅限首都金边地区,且只在晚上六时到十时才会供电。“一天内最多跳过13次闸!”付雪利说,对于当地大多数百姓来说,拥有一台柴油发电机或电瓶就已经知足了。
付雪利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塔材运输作业。运输车辆需经过国公省到菩萨省之间的一段“海绵路”,由于土质特殊,一下雨便塌陷严重。不想当天任务“搁浅”,运输队便紧急调来叉车,装上十块钢板,铺十板,走十板……如此循环往复,才有惊无险地将塔材安全送达。
变电站建设、线路铺设等过程所遇到的勘地排雷、货物滞港、登革热肆虐等难题,也被“拓荒者”们“见招拆招”,逐一克服。
2012年4月,历经艰苦卓绝的奋斗,柬网项目实现全投,并平稳进入运营期。项目自投运以来,已累计输送电量超249亿千瓦时,最高曾占到柬埔寨全社会用电量的33%,当地电价降至每千瓦时0.12美元至0.17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0.8元至1.2元之间)。
这个耗时近3年之久的工程,极大扭转了当地的电力短缺局面,为柬埔寨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改善翻开了新的篇章。
执“责任之笔”绘幸福民生
“自从变电站建好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停电了。村里家家户户都置备了冰箱、洗衣机和空调。一到晚上,村里灯火通明,照得人心里也亮堂堂的。”菩萨市欧特沟村村民棉金兰说。
光是送上电还不够,让本地人有一技之长傍身,促进就业,也是柬网项目的“售后服务”之一。
作为柬籍巡线员,曾永杰至今已在柬网项目工作十年有余。巡查线路、清理树木、处理违建……每基铁塔的具体位置编号,他早已了然于心。“它们仿佛是与我并肩作战多年的老朋友,每次巡检时都倍感亲切。”
工作辛苦却充实满足。他告诉记者,当初由于家里经济困难,没能供弟弟上大学,是柬网项目给了兄弟二人就业的机会。而今,弟弟曾永亮也已顺利通过培训、考核,在马德望变电站拥有了一份运行值班员的稳定工作。
“我和弟弟现在的收入已经完全可以支撑起这个家。相亲时,见我穿中国大唐的工作服,丈母娘彩礼都没要就把女儿嫁给我了!”谈起工作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曾永杰难掩自豪。
曾永杰、曾永亮两兄弟的故事只是柬网公司造福当地民生的缩影。数年来,柬网公司通过师徒结对、专业培训等方式,已为当地各行各业培养输送了上百名电力人才。
“部分学习能力强的本地人经项目培养,还进入了柬埔寨国家电力公司的管理层任职呢!”柬网项目线路班副班长陈宗利打趣道。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柬网公司生产运维部主任李炯告诉记者,2023年,中国开始帮助柬埔寨共同打造“鱼米走廊”,发展临湖现代化产业。柬网项目作为柬埔寨的电力“主动脉”,大力推动了“鱼米走廊”的建设。此外,项目还带动了沿线各地产业园、工业园的蓬勃发展,外部投资尤其是来自中国的投资逐年增加,沿线区域已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以项目为依托,柬网公司还在当地开展了各项公益活动。“我们援建了道路、参与抗洪赈灾、捐赠红十字会、支持当地福利院……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电力合作与战略对接,将这份珍贵友谊牢牢维系下去。”李炯说。
“既造了‘车’,又修了‘路’。”这是时任柬埔寨首相洪森在柬网项目投产仪式上,对中国大唐的赞誉。
就像那句在柬埔寨家喻户晓的谚语——“有‘路’,就有希望”。柬埔寨万家灯火之下,希望的新芽正茁壮生长。柬埔寨的路正越走越宽,中柬人民的心正越贴越近……